(资料图)
铁力市桃山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全面深化乡风文明建设,探索建立“五彩工作法”,推动道德理念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实现乡风文明活起来,农民精神风貌好起来。
强化党建引领,共抒“映心红”。铁力市桃山镇组织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机关干部、村社干部等成立14支基层宣讲小分队,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农业种植、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宣讲活动160余次,采取互动式、讲案例、聊家常等形式,让理论宣讲声声入耳、句句入心。同时,突出党建引领主线,高标准建设桃山镇综治中心、“一站式”矛盾调解中心、便民服务中心等社会治理枢纽平台,将全镇划分为53个基础网格,配备53名专兼职网格员,引导广大党员在平安建设、信访维稳、文明创建等工作中争先作为,成为推动基层有效治理的强大“红流”。
开展文明实践,共建“服务橙”。铁力市桃山镇按照“五有”标准整合文化服务资源,建设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、村(社区)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3个,组建70支由党员干部、村民代表、群众乡贤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,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、面对面、农村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,围绕文明创建、环境保护、扶危济困、社会公益等开展“传承雷锋精神·情暖林都大地”“低碳环保 绿色出行”“爱撒骊城·情暖冬日”“五彩骊城·绿色植树”主题活动320余次,激发了群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,带动了健康良好的社会新风尚。在志愿服务品牌的引领下,实践站的精彩活动轮番上演,将文明新风吹进更多百姓家。
倡导和谐乡风,共获“文明金”。铁力市桃山镇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引领,深入开展“百户千星”评比表彰活动,制定评选工作方案,分年度举办“百户千星”评选表彰大会,累计评选出“身边好人”188个、“十星级文明户”18户,在全镇10个行政村设立“善行义举榜”“红黑榜”,定期公示村民的道德“账单”,用道德评议和社会舆论的说服力、劝导力、影响力,实现乡风文明治理常态长效。同时,充分结合文化特色品牌,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文艺汇演、讲红色故事、广场舞比赛等贴近群众的文体活动40余次,围绕孝老爱亲、家风家教、乡情等内容绘制文化墙48面,让新理念、新观念在潜移默化间深入人心。
助力乡村振兴,共植“生态绿”。铁力市桃山镇结合乡村振兴目标,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手,重点围绕街巷硬化、村庄亮化、环境美化、污水管网改造、户厕改造、垃圾分类等工程,打造宜居和美新乡村。累计完成改建、新建硬化道路8050平方米,边沟硬化5315延长米,配备分类垃圾箱5915个,栽植各类树种7万余株,全镇基本实现绿化、亮化、美化。同时,结合各村实际资源,深入挖掘文化底蕴,建设“一村一品一特色”的文明新农村,打造出福兴村“福”文化、庆丰村“家风”文化、新建村“诗意乡村”文化等系列文化主题,实现“村在景里、景在村中”,为乡村增添了文化魅力,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鼓足发展动力,共享“幸福银”。铁力市桃山镇以“兴产业、促文明、提效益”为产业发展核心,依托域内丰富的区位资源优势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气侯,大力发展果蔬采摘、康养旅游、农作物精深加工等产业,吸引外地乡贤回乡创业,建成三合村蔬菜采摘园、橘香酒文旅融合产业项目、家庭农场冷藏保鲜项目,建立横跨西部3个村和南部2个村的水稻万亩高产示范带,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同时,利用域内小东山、悬羊峰、八仙湖等优质旅游资源,按照“盘活壮大现有资源、探索创新隐形资源”的思路,探索发展民宿旅游经济,走好特色化、差异化发展道路,推动农文旅有机结合、深度融合。(李梓楠、鲁蕊)
关键词:
-
“莆田鞋”集体商标注册成功!代工企业如何谋求自创品牌?2022-06-21
-
河北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22-03-18
-
河北沧州:学生“暖心小纸条”致敬“最美逆行者”2022-03-18
-
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河北北部部分地区有大雪2022-03-18